不得不说,在如今这个时代,老人带娃,几乎成为了养育常态。
根据社会统计数据表明:
从孩子出生到上小学期间,有80%的家庭,存在老一辈人带娃的情况。
归其原因,其实也很简单。
年轻人压力大,老人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,不得不用自己的晚年时光,托举孙辈的成长,默默的支撑起儿女的未来。
就像我楼下62岁的李阿姨,有两个儿子,一个女儿。
自从退休以后,就在三个家庭里轮流帮着他们带娃,几年下来,肉眼可见的苍老了许多。
尽管如此,李阿姨却常常乐呵的说:年轻人现在不容易,能帮一点是一点。
因为长时间坚守在带娃岗位上,在不同的儿女家里生活,这些年里,李阿姨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教训。
就比如她经常劝诫大家说:帮儿女带娃的老人,有4个时间,最好先回自己家。
第一次听到,就觉得非常有道理,接下来分享给大家,希望可以给带娃的老人提个醒。
展开剩余86%01.育儿观念冲突明显的时候李阿姨说,帮儿女带娃,目的是稳定他们的后方,为他们在前方奋斗扫清障碍。
可问题是,若是三天两头的生闷气、闹矛盾,那么显然就与之前的目标背道而驰了。
若是到了关系无法调和的地步,往后退一步,先回自己家,才是明智之举。
说实话,真的很有道理。
像是在不少老人帮着带娃的家庭里,基本上矛盾的中心点,都围绕着孩子。
比如,年轻人崇尚科学育儿,可老人更愿意以“经验”自居。
时间一长,彼此之间就会慢慢滋生不满,哪怕表面维持着平和,可心里却积攒了许多怨气和不满。
终有一天,就可能因为一个导火索,而引发更大的冲突,闹得鸡犬不宁。
所以对于老人而言,只要察觉到育儿冲突明显的时候,就可以选择暂时回归自己的家庭。
这种退让,不是逃避责任,而是按下暂停键,给彼此一个冷却与反思的距离,反而会为后续健康的协作模式铺路。
就像我的一个表姐,跟她婆婆在育儿观念上,就经常意见不合。
后来有一次,老人家无法忍受,就先回到了自己家。
可婆婆一离开,表姐一个人带娃,一下子乱成了一锅粥。
从那一刻开始,表姐才慢慢明白,哪怕婆婆的一些育儿观念确实看起来不那么科学。
但只要婆婆在,自己的心就是稳的,更不会让自己陷入手忙脚乱的境地。
所以说,距离往往能让人看清现实,让理性回归。
02.当身体频频亮起红灯的时候李阿姨说,带娃是一件累人又累心的事情。
再加上老人的身体、精力本就不如年轻人,时间一长,可能就会亮起各种红灯。
可如若想着不给儿女添乱,忍着不说,那很容易让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,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。
说起这个,想起我们小区里之前发生的一件事。
有一天下午,大家带着孩子都在小区里游乐设施区那里玩。
没成想,有个阿姨上一秒还抱着小孙子谈笑风生,结果下一秒却一下子栽倒在了地上。
幸亏周围人眼疾手快,先一步接住了孩子。
后来听说,这个阿姨因为带娃长时间的劳累,心脏出现点问题,需要搭桥。
这一下,全家上下原本的平稳被打破,年轻人必须请假,一边带孩子,一边照顾老人。
说实话,若是演变到这一步,真的得不偿失。
所以说,老人带娃,一旦感觉到有什么不适,选择“撤退”和“休养”,是对自己身体的负责和保护。
比起帮着带娃,自己安好、健康,可能才是对子女真正的支持。
03.当小夫妻闹矛盾的时候李阿姨说,小两口在一起生活,难免有个吵架拌嘴的时候。
一旦矛盾比较大,帮忙带娃的老人,就得懂得给他们留下交流和解决问题的空间。
对此,深以为然。
之前,我跟不少老人聊天,大家都提到一个相同的问题:小两口吵架,自己到底该咋办?
其实方法很简单,就是先退场,把空间留给小夫妻,让他们自己解决。
这样做,有两个好处。
其一,当老人及时退出,他们才能解除掉心理上的依赖,学会正面应对,寻求健康的解决方法。
这样一来,年轻人对婚姻、夫妻关系,也能有更清醒的认识和进步。
其二,老人不掺和,矛盾不至于扩大化。
为啥这么说呢?
老人在场,很容易因为血缘的催动,对自己的儿女有偏袒和维护。
这是人的本能,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。
剑桥大学的《亲属关系研究》也证实:
血缘关系,存在防御性认知偏差。
简单来说,就是当别人吐槽你自己的儿女时,你会开启本能的保护机制。
所以说,为了不让问题更复杂,先给自己“按下暂停键”,回老家待一阵,这样才能给小两口建立融洽的婚姻模式提供契机。
04.当“自我”在辛劳中迷失的时候李阿姨说,帮儿女带娃,并不意味着要牺牲“自我”。
因为一旦这么去思考问题,那么等到有一天不被需要时,老人就会变得无所适从。
想起北京大学老龄问题的一项研究:
当老年人持续牺牲个人社交、兴趣与精神需求时,将加速社会角色猥琐,显著增加晚年价值观缺失和抑郁风险。
所以,哪怕再怎么心疼自己的儿女,也要关注“自我”。
如果有一天,你发现你生命里只剩下“带娃”这一件事情了,那么就要警惕和小心了。
并且得琢磨一下,是不是应该给自己稍微放个假,回到自己的舒适区,重新找一找之前的自己。
重拾爱好、恢复社交,在属于自己的节奏里休整身心。
同时,也能拿回属于自己的生活主动权。
只有这样,才能以更为饱满的状态回归。
其实,帮子女带娃,图的就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相互成全。
但这个前提是,每个人都舒服。
当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情绪,才能更有耐心的陪孩子。
当你守住自己的边界,子女才会更尊重和感激你的付出。
大家说,对吗?
最后也愿所有帮子女带娃的老人们,都能在付出和自我之间,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。
发布于:陕西省欣旺配资-免费股票配资平台官网-泸州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平台哪个可靠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